近年来,美国失业率持续在高位徘徊。据统计,2013年美国大学应届毕业生整体失业率高达7.9%。就业市场长期萧瑟,美国大学生早已磨练出一颗“平常心”。据美国某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站进行的一次民调显示,近八成受访者甘心“低就”,认为“首先是有活可干”,“找工作的态度应该是有活就干”。
大学生“低就”不丢脸
据《赫芬顿邮报》报道,2013年全美已就业的大学生中近一半人学历“超标”,即学生的学历超过工作的需求。这种“超标”率从2007年起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不过,在美国,对多数大学生来说,这种“低就”并不丢脸。这或许与美国的社会传统和价值观念有一定联系。
首先,美国孩子独立意识较强。多数人从小就在外面打零工挣零花钱,大学阶段往往需要依靠教育贷款来支付高昂的学费,毕业后一般还欠着高额的教育贷款。对他们来说,毕业后能有一份工作,能独立养活自己,不再依靠父母,才是最重要的事。其次,在美国社会,就业往往被视为很“私人”的事,“职业有贵贱之分”的观念并不强烈。大多数人认为去餐厅端盘子、在卖场整理购物车和在公司当文员一样都是赚钱,没有高低之分,有时餐厅服务员的收入甚至还高于公司普通文员。再者,美国大学生普遍都对未来有一番个性化的规划。他们并不太在意第一份工作是否理想,是否专业对口,他们的眼光更长远,想着积累经验后再谋更好的发展。有些人还想着等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后再深造,重新学个就业前景更好的专业。
“规划”“尝试”殊途同归
住在纽约的“90后”张天骊就属于“规划型”职场新人。去年5月刚从美国海理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小张,目前在美国一家颇具规模的新闻机构就职。对于人生第一份工作,小张非常珍惜。他认为,工作是学习的延续,他现在努力地观察老板与资深同事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让自己学得更多些。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小张想得可不少,他有进一步深造的打算,希望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他还希望能有机会接触各类传媒,积累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实习或工作的经验。最终,他希望自己能到国内从事媒体工作。
在华尔街工作的威尔毕业于金融专业,也属于典型的 “规划型”选手。他从大一开始就在金融公司实习,到大三时,这家实习公司向他提供了工作邀请,而他本人也确实喜欢,就选择留在了这家公司。目前他虽然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但仍从事着与第一份工作相同的金融行当。说起这段求职经历,他自认为比较幸运。不过,他说,如果当时那家实习公司不给offer,他也会利用大四阶段继续寻找跟实习岗位相关的职位。
与按部就班的小张比,同样在媒体工作的悦溪经历可要曲折得多。她在美国一所大学商学院就读两年后,通过各种“兴趣尝试”最终跨系转专业,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编辑:马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