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总归要有走出去看大千世界的冲动才好。旺盛的荷尔蒙,不断膨胀的好奇心,渴望被重构的价值观,对未知的大胆试探...
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正大综艺》让她成为央视当红主持人。在事业初入正轨的时候,她却选择放弃一切出国进修——拥抱世界或者一无所有。她用早年的留学经历告诉我们,如何在文化背景迥异的语境下跌撞、成长直到长出一个新的自己。
有野心,有胆量,有支撑一切欲望的知识体系,这样才算不枉青春吧。
去看大世界的决心
当时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有点儿悲壮的感觉。
199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我加入中央电视台当时收视最好的栏目之一《正大综艺》。1993年,我得以参与了中国的第一次申奥。申奥的失败既让我看到了中国整体实力的不足,也看到了东西方相互理解的鸿沟,当时的我强烈感觉到自己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对外部的世界了解实在太少。人活这一辈子,我不想只做一个喉舌,还是希望对这个世界能有些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1993年底,我做出了令当时周围的小伙伴们都难以置信的辞职留学的决定。那时候,要留学需要先辞去公职,毕业不满5年的还要向教育部门缴纳一定的罚款,拿到相应的证明,并把档案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之后才能拿到护照。而如果你最后被拒签了,就等于是完全没有了后路。当时周围的许多人都为我的决定感到惊诧:“你知道有多少人打破头都想坐在你这个央视当红节目主持人的位置上吗?”
当时只有正大集团的谢国民先生对我说:“杨澜,你是个很有才能的年轻人,好好去读书,如果你能考上常青藤大学,我们基金会为你提供全额的奖学金。”我半开玩笑地问:“谢先生,如果我走了,《正大综艺》可就是要换主持人的咯!”他说:“我觉得一个年轻人的成长比一个节目的成功重要得多。”那时候,他的这番话深深地感动了我,于是我就问:“我能为正大集团做点什么呢?”谢先生说:“不需要你做任何事情,你只管好好读书,这对你的将来有好处。”
让我放弃来之不易的成功、放弃眼前那么多名利的初衷,就是想要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我希望能够学有所长,能够更加深入媒体的策划和制作中去。这种简单、强烈的想法让我迈出了人生的关键一步。当飞机降落到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时候,看到曼哈顿灯火璀璨的夜空,我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激动的,我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繁华、梦幻的全新世界。
最新热文推荐:
(实习编辑:杜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