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亚裔教育联盟联合多个亚裔团体,向美国教育部和司法部投诉哈佛、耶鲁、布朗、达特茅斯大学,申诉他们在招生过程中歧视亚裔学生,以各种手段来限制亚裔学生的名额。
根据2015年数据统计,亚裔在哈佛新生中的比例是21.3%,耶鲁的比例是20%。而犹太裔学生在哈佛新生中占总数的25%,耶鲁占27%。如果按人口比例来算,犹太裔的录取率是亚裔的三倍以上。
2016年的录取结果显示,亚裔学生上名校,遭遇了新一轮的困境。二十世纪上半叶出现的针对犹太裔学生歧视性的名额限制,似乎在亚裔身上重现了。
在解读这个现象和寻找背后原因的过程中,我们从美国大学名校自身的特质得到了一些启发。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的原因。
名校的核心利益:钱财+人才
一所大学成为名校可以有很多的原因,但在名校中有两项特质是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一项是名校都有着雄厚的资金。这一点保证了名校可以招徕最优秀的学者来校任教,保证了名校在教学和学术研究领域中领先的地位,同时也保证了名校有条件招收最优秀的学生,即使他们无法缴纳昂贵的学费。
另一项就是名校的毕业生中不断地涌现出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领域中出类拔萃的杰出人士。这些人士在社会中给名校带来了极大的声誉,使人们意识到名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超群的实力。这使得名校成为社会中最优秀的人才和学生所向往的圣地。
因此,有了上述这两项特质,名校才可以“可持续性地”享受着名校的地位。那么,名校的钱财和人才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以哈佛为例,哈佛的学费从1990年的1.3万美元/每年增长到2016年的4.5万美元/每年,每年学费总收入由1.5亿美元增长到2.5亿美元。
然而在同一时期,哈佛自己的捐赠资金每一年的投资回报却是学费收入的5-10倍,有时甚至高达20倍。相比之下,学费的收入显得微不足道。目前,哈佛的捐赠基金已超过300亿美元。按照规定,每年其5%必须拿出用于教育等慈善活动。这样哈佛每年就有15亿美元的资金可用,远远超出了每年的学费收入。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哈佛决定减免当年所有新生的学费,或是增加新生学费的一倍所导致资金上的变化,完全不影响整个学校的运作,这主要依靠的就是哈佛的捐赠资金。
每年哈佛付给该学院450名教授的工资大约是8500万美元,但是哈佛付给管理其捐赠基金的头五位基金经理的总金额达到7800万美元。所以,捐赠基金在哈佛运行机制中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最新热文推荐:
(实习编辑:杜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