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亚裔教育联盟联合多个亚裔团体,向美国教育部和司法部投诉哈佛、耶鲁、布朗、达特茅斯大学,申诉他们在招生过程中歧视亚裔学生,以各种手段来限制亚裔学生的名额。
根据2015年数据统计,亚裔在哈佛新生中的比例是21.3%,耶鲁的比例是20%。而犹太裔学生在哈佛新生中占总数的25%,耶鲁占27%。如果按人口比例来算,犹太裔的录取率是亚裔的三倍以上。
2016年的录取结果显示,亚裔学生上名校,遭遇了新一轮的困境。二十世纪上半叶出现的针对犹太裔学生歧视性的名额限制,似乎在亚裔身上重现了。
在解读这个现象和寻找背后原因的过程中,我们从美国大学名校自身的特质得到了一些启发。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的原因。
捐款额:亚裔=1/3犹太裔=1/6白人
既然捐赠基金在名校中具有如此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再进一步看一下捐赠基金的资金来源。在1967年至2015年间,常青藤大学加上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所收到的5千万美元(50 million)以上的捐款,总额超过了100亿美元。
其中,白人捐款额占总捐款额数的63%,犹太裔为29%,而亚裔的捐款额数则为6.8%。如果剔除海外印度公司(Tata Group)及香港企业家的捐款(有些人甚至没在美国上过学),在美的亚裔只有雅虎的杨致远(Jerry yang)一人捐款($75 million)。这样在美亚裔真正的捐款额比例则降到0.7%。
另外,捐款的总人次为79人次,其中白人占54%,犹太裔占33%,在美的亚裔则只占近1.3%。
由此可见,无论是捐款额还是捐款人数,亚裔对事关美国名校生存的捐赠基金的贡献可以是忽略不记的,这和亚裔学生占学生总数20%的比例是不相称的。
由于绝大多数的捐款都是校友对母校的捐赠,如果按现状发展下去,任何由于增加亚裔学生而导致白人和犹太裔学生比例的下降,都只能造成未来名校捐赠基金来源的萎缩,以至其名校的地位将因此而动摇。
最新热文推荐:
(实习编辑:杜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