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亚裔教育联盟联合多个亚裔团体,向美国教育部和司法部投诉哈佛、耶鲁、布朗、达特茅斯大学,申诉他们在招生过程中歧视亚裔学生,以各种手段来限制亚裔学生的名额。
根据2015年数据统计,亚裔在哈佛新生中的比例是21.3%,耶鲁的比例是20%。而犹太裔学生在哈佛新生中占总数的25%,耶鲁占27%。如果按人口比例来算,犹太裔的录取率是亚裔的三倍以上。
2016年的录取结果显示,亚裔学生上名校,遭遇了新一轮的困境。二十世纪上半叶出现的针对犹太裔学生歧视性的名额限制,似乎在亚裔身上重现了。
在解读这个现象和寻找背后原因的过程中,我们从美国大学名校自身的特质得到了一些启发。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的原因。
声誉贡献:亚裔诺贝尔奖=1/16犹太裔诺贝尔奖
亚裔社会影响力<<白人社会影响力
我们常说,亚裔在学术领域贡献是比较突出的。
如果查看一下美国科学院数理化三个学科的院士情况,亚裔院士所占的比例仅占5%。从诺贝尔奖的角度来看,诺奖获奖者共有889人。其中,在美华裔只有7人获奖,占总人数的0.79%;而犹太裔共有114人获奖(其中包括爱因斯坦),是华人的16倍之多。
除了爱因斯坦,相比于学者,社会上的杰出人士对母校声誉的贡献则是更加深远和广泛的。哈佛和耶鲁都贡献出不少总统和副总统,参议员,众议员,其他重要的政界人士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犹太裔政治家就有哈佛毕业的原纽约市市长Michael Bloomberg;耶鲁毕业的曾竟选副总统的参议员Joe Lieberman;哈佛毕业的著名的民主党参议员Chuck Schumer, 等等。其他著名人士包括哈佛毕业的著名演员Natalie Portman, Matt Damon;耶鲁毕业的Meryl Streep, James Franco;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Jake Gyllenhaal;还有来自哈佛的微软的Bill Gates,Facebook的Zuckerberg;以及高盛证券总裁Lloyd Blankfein,及一大批活跃在华尔街的犹太裔投资家们。
而亚裔,尤其是华裔在美国则缺少影响广泛的杰出人士。骆家辉,赵小兰,以及担任过能源部长的诺奖得主朱棣文虽都曾位居高位,但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还无法和上述人士相比。真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裔是曾在NBA打球的姚明,但现已回国。
有广泛知名度的林书豪,曾掀起一阵“林旋风”,让全世界都知道哈佛也可以培养出优秀的NBA球员,而这才是哈佛真正想要的人才,真正渴望的校友。
但是总体来看,华裔校友对各名校在声誉上的贡献和白人及犹太裔相比依然是微不足道的。
最新热文推荐:
(实习编辑:杜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