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亚裔教育联盟联合多个亚裔团体,向美国教育部和司法部投诉哈佛、耶鲁、布朗、达特茅斯大学,申诉他们在招生过程中歧视亚裔学生,以各种手段来限制亚裔学生的名额。
根据2015年数据统计,亚裔在哈佛新生中的比例是21.3%,耶鲁的比例是20%。而犹太裔学生在哈佛新生中占总数的25%,耶鲁占27%。如果按人口比例来算,犹太裔的录取率是亚裔的三倍以上。
2016年的录取结果显示,亚裔学生上名校,遭遇了新一轮的困境。二十世纪上半叶出现的针对犹太裔学生歧视性的名额限制,似乎在亚裔身上重现了。
在解读这个现象和寻找背后原因的过程中,我们从美国大学名校自身的特质得到了一些启发。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的原因。
亚裔学生如何扭转大局?
回顾历史,名校在录取过程中以课外活动、领导力、创造力等主观因素来考查学生,最初是为了控制犹太裔学生入学比例。但是当犹太裔不断地涌现出社会中的杰出人士后,这种限制就显得不必要了。
而今天,这些主观因素则被用来控制亚裔学生的比例。所以,当华裔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最多的课外活动时,其结果只是和其他亚裔学生竞争,白人和犹太裔的地盘目前还没有实力去触动。
当亚裔团体指控哈佛歧视亚裔学生,控制亚裔名额,我们的出发点是强调教育上的公平性,强调的是亚裔必须比白人在SAT上要高出140分的不合理性,强调的是亚裔的人权应该受到保护。但是与此同时,站在校方的角度考虑,学校为学生付出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是在亚裔学生身上得到的产出却是不成比例。
从道德的角度来说,中国人自古就讲“礼尚往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资本的角度来说,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希望自己投资的是一只有将来有所回报的潜力股。
当我们申诉着美国名校的不公待遇之时,也应该明白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不公平。除了打好自己的聪明小算盘,同时也打开中国人的眼界与心胸,看得多一些远一些,当自己的聪明对别人所贡献,亚裔学生被美国名校拒之门外的局面自然就会扭转。
最新热文推荐:
(实习编辑:杜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