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心理健康引关注 学业压力或为抑郁主因
2019-05-13 09:4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刘紫雯

各方努力共同应对
在我国,抑郁现象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互助小组、同城论坛相继出现,积极开展着相关帮助活动,心理医疗服务和咨询室也开始向社区普及。
但是,在国外,海外留学生是小众;在国内,人们认为“海外学子”已经跑赢了大多数同龄人,焦虑和抑郁应该跟他们无关……结果是,无论身处国外还是国内,留学生的抑郁都容易被忽略。
这个时候,有抑郁倾向的学子自身要有所警觉,有意识地利用社会和学校的服务帮助系统,早日从焦虑抑郁中解脱出来。
实际上,美国大多数学校都建立有心理咨询预约系统,学子如有需要,可以利用之,借助它们的力量积极治疗。今年大三的李珺人“走出”抑郁已经一年了,她建议:一旦学子发现自己连续数周情绪低落,就应该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接受评估。“美国所有的大学都有一对一的免费治疗科,有的学校还专门配了亚裔咨询师,而且学校的保密措施都做得特别好。觉得不对劲就要去预约,完全不需要担心会被别人知道。”她说。
和李珺人一样,翟佳也认为学子要积极地和周围人交流沟通,尤其是以前的同学朋友甚至家人,不能以“不让他们担心”为由藏着掖着。她回忆说:“我那时候就是怕亲人朋友担心,所以每次和他们通电话的时候都会装得特别兴奋,就怕他们看出来,QQ空间里也都是开心的样子。现在想想,那段时间就是在假装生活。”
有意识地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也能帮助改善情绪。现在,翟佳已经进入悉尼大学读法学二年级,她说:“康复之后为了防止复发,我就把家里的许多生活用品都换成了亮色,就是希望自己可以积极一点,向前看。”
专家观点:
抑郁不是简单表现为悲伤和难过,它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疾病过程,需要积极地进行治疗。相反,如果对此保持沉默,只会让状况变得更加糟糕。希望每一个遭受过抑郁的海外学子都能正视疾病,积极治疗。
最新热文推荐:
(责任编辑:H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