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访美学者章莹颖失踪遇害案终于等来了最后的结果:
12人陪审团未能就死刑或终身监禁达成一致意见,按照规定,章莹颖案嫌犯克里斯滕森被判终身监禁。
7月18日,检察官陈词要求“正义必须实现”,指着克里斯滕森说:“所有痛苦的来源就坐在那把椅子上。”
检察官称被告克里斯滕森预谋了这起罪行,并在对章莹颖的尸体进行毁尸灭迹之前,已经对其进行了令人发指、残忍的、涉及酷刑的行为。被告还声称,他对章莹颖遗体的处理方式,是任何人永远都无法找到的。
而辩方律师则当庭落泪,提醒陪审团仁慈。不断强调凶犯饱受抑郁症困扰:案发前成绩从全A降到全F,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却没得到帮助。
在量刑阶段的庭审中,辩方律师在选择证人上格外“巧妙”,目的就是为了让克里斯滕森逃脱死刑的惩罚。
比如,在克斯斯滕森父亲出庭作证的时候,声泪俱下地表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试图打动陪审团。
“我是他的父亲,我必须在这里,我爱他,无论什么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我可以接受死刑判决,但不是真正的被‘处死’,他还可以做出许多贡献。”
甚至克里斯滕森父亲在作证的时候故意给陪审团施加压力:
“你今天判他死刑,在他真正被处死的时候,你是否能够坦然接受是你剥夺了他的生命”
以及克斯滕森的母亲出庭时表示如果她的儿子被判处死刑,将是“可怕的、毁灭性的”,而他的妹妹则称克里斯滕森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我一直仰视我的哥哥”。
除此之外,辩方律师还极力证明克里斯滕森有心理问题,讲他的犯罪行为归结于其他人的责任,比如在伊利诺伊大学咨询中心了解到克里斯滕森有自杀和杀人倾向之后却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造成悲剧的发生。
再比如克里斯滕森酗酒是家庭遗传的原因,而成绩下降,婚姻破裂则是让他酗酒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