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疫情最新发展,并考虑到近期抵港人流和输入个案数字、本港应对疫情能力,以及整体社会经济需要,港府昨日公布,由香港时间 5 月 1 日凌晨零时起容许非香港居民从海外地区入境香港,适度调整个别航线「熔断机制」,并将于机场「检测待行」中额外加入快速抗原测试。
港府指出,政府跨部门督导委员会暨指挥中心(督导委员会)近日检视了自 4 月 1 日以来抵港航班数目及乘客流量,以及实际输入个案的情况。
虽然 4 月 1 日至今每天的抵港乘客人数因撤销 9 个海外地区的「禁飞令」后有所增加,由今年 1 月至 3 月的平均每天少于 300 名抵港乘客,增加至 4 月 1 日以来平均每天约 1200 名抵港乘客,但输入个案比率不升反跌,由今年 1 月至 3 月的约 3%,下降至 4 月 1 日以来的约 1%,考虑到本港疫情发展和应对疫情能力等公共卫生因素,并平衡市民大众及社会各界对恢复社交经济活动的期望,在维持现有「外防输入」措施的基本要求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认为有空间可以适度调整相关措施。
政府因应全球疫情蔓延,自 2020 年 3 月 25 日起禁止曾在不同海外地区逗留的非香港居民入境香港,以限制从海外地区抵港人流。
考虑到来自同一地区的香港居民与非香港居民相关的公共卫生风险相同,而整体入境人流会以指定检疫酒店数目加以控制,加上海外抵港乘客仍须按严谨的入境防控措施,在死循环管理的安排下在指定检疫酒店进行强制检疫,政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由香港时间 5 月 1 日起,容许过去 14 天曾在海外地区逗留的非香港居民,按与香港居民相同的登机、检疫及检测安排来港。
相关人士必须符合所有严谨的入境检测及检疫要求,包括完成疫苗接种、起飞前接受核酸检测取得阴性结果及预订指定检疫酒店,在抵港后接受「检测待行」并由指定车辆转送往指定检疫酒店接受强制检疫,期间并接受多次检测。
在继续「外防输入」措施的前提下,政府一直要求所有航空公司必须严格执行对来港人士的登机规定,以尽可能减低从个别较高风险地区输入个案的风险。
政府留意到社会各界认为触发「熔断机制」的指标过于严苛,不同航线因触及指标而停航,容易打乱来港人士回港的行程,自 4 月 1 日起至 4 月 20 日,「熔断机制」被触发共 25 次,相关航线因此被勒令停飞 7 天,影响数以千计准备回港的香港居民,来港人士因无法如期起行而出现各种困难,并严重影响航空公司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