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国内外最 具影响力大佬们读的什么专业?我为大家整理了国内CEO大佬带有“留学光环”的人和国外的明星大佬。
1、国内篇
如果说国内互联网大佬里,早期带“留学”光环的人,莫过于百度CEO——李彦宏。
李彦宏:
毕业院校及专业: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美国州立水牛城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1991年,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前往美国纽约州立水牛城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2000年1月,李彦宏创建了百度。百度可以称之为早期网络时代的大佬。
王兴
毕业院校及专业: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和电子工程学士学位,美国特拉华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
乍一听,大家可能对这个普通的名字没什么印象。或许是宣传不到位,他是前人人网,饭否网总裁,美团创始人兼CEO。
黄峥——拼多多创始人。
毕业院校及专业:本科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拼多多,学姐可太熟悉了。“贫民窟女孩”的救星!越来越多00后喜欢在拼多多上买东西。说起黄峥的过往,可以说是标准的 留学生履历 :
2004年,黄峥加入美国谷歌。
2006年回国,参与谷歌中国办公室的创立。
2007年,从谷歌离职创业,先后创立电商代运营公司和游戏公司。
2015年4月,创立拼好货,开创社交电商新模式 。
2016年9月,拼好货、拼多多宣布合并,黄峥担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兼首 席执行官。
抛开创业不谈,其实前半段谷歌工作的履历已经让很多人羡慕了。
梁建章
毕业院校及专业:上海复旦大学少年班毕业后赴美留学,乔治亚理工学院电脑系硕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后在美国硅谷工作多年,曾任美国Oracle公司中国咨询总监。
1999年回国,与3位商业伙伴创建“携程旅行网”。
2011年,梁建章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张朝阳
毕业院校及专业:本科清华大学物理系,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94年,任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
1995年底,回国任美国ISI公司驻中国首 席代表。
1996年8月手持风险资金,创建了爱特信公司,公司于1998年正式推出其品牌网站搜狐网,同时更名为搜狐公司。
2、国外篇
Bill Gates(比尔·盖茨)
Microsoft 创始人及前任CEO
毕业院校及专业:哈佛大学,无固定专业(辍学)
比尔盖茨的故事,相比我们都不陌生。从很小开始,比尔盖茨已经对编程代码及计算机产生兴趣,并在这个领域有多种实践,包括调整学校程序算法以将自己归入一个“有趣姑娘比例高得异常”的班级。
在以1590/1600的SAT高分考入哈佛后,他实际上从未固定一个专业,而是上了大量的数学及研究生级别的计算机科学课程;当然,他最大部分的时间还是泡在学校的电脑里。
在发掘到适当的电脑软件创业时机时,盖茨以先休学后辍学的方式离开了校园,剩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Jeff Bezos(杰夫 · 贝佐斯)
Amazon CEO
毕业院校及专业: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
Bezos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后进入纽约的一家高新技术开发公司FITEL,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之后,进入华尔街的Bankers Trust Co,担任副总裁。
1990年至1994年,与他人一起组建套头基金交易管理公司D.E. Shaw & Co,于1992年成为副总裁。1995年7月16日成立
Cadabra网络书店,后将Cadabra更名为亚马逊,于1995年7月重新开张。
1997年5月股票上市,亚马逊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
在普林斯顿的日子里,Bezos是学生太空探索发展协会会长。他的课外实践给他留下了印记,因为他现在正在负责一个太空旅游项目。
Mark Zuckerberg(马克 · 扎克伯格)
Facebook创始人及CEO
毕业院校及专业:哈佛大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辍学)
在哈佛开学不久,扎克伯格已经获得了“编程天才”的口碑。在他上大二的时候,他就写出了课程匹配的程序,帮助用户根据其他学生的选择做出选课决定并在用户间形成小组。
不久之后,他还出于好玩的写出了一个名为“Facemash”的网站让学生们从一系列照片里票选出“最性感的人”,结果仅仅一个周末后学校就不得不将网站关停,因为这个网站已经受欢迎到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上网使用了。
大二下学期,扎克伯格在解决脸书归属纠纷后决定辍学全力投入脸书项目。
Larry Page(拉里 · 佩奇)
Google CEO
毕业院校及专业:密歇根大学计算机工程本科、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
1992年佩奇进入密西根大学学习,在美国安阿伯就读期间,他担任密西根大学Eta Kappa Nu荣誉学会的会长, 并是太阳能汽车组织的成员之一, 他还用乐高积木制成一台可编程的绘图喷墨打印机,其指导教授是 Terry Winograd 博士。
1996年,佩奇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在攻读计算机理学博士学位期间,拉里·佩奇遇到了谢尔盖·布林,佩奇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开始休学。2003年获得IE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看完大佬们的经历后,对你今后的职业规划有什么启发吗?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些选择专业的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考虑意向院校的专业实力
从以上大佬的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大部分是互联网和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翘楚,同时在学校的选择上也是非常匹配自己专业,都是计算机强校。所以在留学时,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未来职业或规划,综合学校和专业的实力去申请自己的意向学校。不必因为学校的名气而影响你的判断。
考虑毕业后就业前景
大部分同学完成学习后都会选择步入社会,即参加就业,正因如此大多数人选择专业时会更倾向于实用性强的专业。通常偏向实践性的专业也更好找工作,薪资水平也相对较高,比如IT、工程、会计等。
不过由于选择这类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毕业后的就业竞争也越来越大,加上部分同学的移民需求,热门专业也就更加热门,市场饱和度过高,反而会影响就业。
因此,你要对未来发展有一个大概的计划,你要弄清楚在你毕业以后是留在国外就业还是回国发展或是继续深造,这点对于选择专业会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如果你打算留在国外就业,那么哪个城市更需要你这个学科的人才,这个城市的支柱产业是什么,这个专业在国外普遍的就业前景如何,你都要有所了解。
考虑个人兴趣和能力
相较于其他客观因素,自身的兴趣爱好、个人成绩等更加重要,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要在多方面权衡下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不要盲目跟风选择热门专业。只有找到了热爱的方向,未来的职场才能有更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另外,选择专业时还要考虑该专业的学习难度,找到与个人能力相称的专业,比如自己的数学能力好,可以选择理科、商科类专业,自己的艺术天赋好,可以选择文艺、设计类专业,明确自身的短板,理智选择专业。
越早规划,效果越好,比如,有时候被某些课程拒之门外,是因为你还没有修过这门课要求的课程。此外,如果你有一个清晰的课程路线图,你就可以凑出额外的时间去修一些你的专业以外的课程,比如辅修专业、第二专业或者海外课程。这样会更加充实自己的留学生活。 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整体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