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规划的三大雷区
活动太少
有些同学一直忙着刷SAT、托福、GPA,却忽略了活动经历的积累。这样在申请时,只能被标化成绩相似、但活动经历丰富的同学,远远甩在身后。
活动多,但作用小
有些同学,很明确活动对于申请的重要性,参加各种志愿者、社团、实习活动,但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不懂得如何选择活动的含金量和优先级。
最后结果是各种活动都在做,很可能没有一样活动可以在申请时真正抓住招生官的眼球。
活动参与顺序错误
还有些同学在规划活动时,不懂得如何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选择活动参与的顺序。
如果很早错误地选择了跟自己能力不匹配的活动,最后很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却没有在活动中取得成就,或者因为活动太难而丧失了做活动的热情。
在活动规划上,有两个原则需要大家注意, 第一活动规划要早 , 第二活动规划要精 。 并精准地选择对留学申请真正有价值的活动。
以竞赛类的活动为例,可以选择难度较低、容易获奖的竞赛,培养学术热情,明确学术方向和申请规划方向。选择难度高、含金量高的竞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准备,但是能够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直接助力申请。
总之活动规划要尊重自身兴趣和能力,同时做到科学规划有的放矢。而这个探索过程,专业的留学机构会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并个性化定位并开展指导。
美国大学招生官在招募适合的学生时,会将学生的背景、成功克服的挑战、课外活动、推荐信、特殊才能、写作能力和许多其他标准考虑在内,是一种非常灵活且全面的考核方式,在这个考核方式里,可以通过非常多的渠道和方法展示自己与学校的契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