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一或高二(甚至初中的学霸们,啊,请收下我的膝盖)准备将AP成绩用于申请的小鲜肉们
这些学生应该是以前50名校为目标的,在申请上会遇到血腥残暴的竞争(阿门)。那么在AP考试的选择上尽量应与本专业相符(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基础课),以使得招生官认可他们学术能力的科目。一般来说,对于不是特别学霸的学生,我们推荐的适用于申请的成绩是4~6门。
以一些热门专业为例:
准备申请经济或商科专业的考生
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统计学、微积分BC、【世界历史】、【美国历史】、【人文地理】
其中,微积分和统计学是经济类课程的工具基础,掌握这两科会为今后大学的专业学习铺平道路;宏观和微观经济是专业必修课,不用过多解释。世界历史、美国历史、人文地理这些科目,虽然看上去和经济并无太大关联,却能够向招生官反映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锦上添花的科目。更何况历史和人文地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许多经济模型和知识。
准备申请生物方向的考生
生物、化学、物理1&2、统计学、【微积分BC】、【物理C】、【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A】、(【拉丁语】)
对于准备申请生物专业或未来希望向医学方向发展的学生,我们推荐报考的是前四项。化学和物理1&2可以看做是生物的基础,而统计学是生物实验数据处理的必备技巧。学习AP生物的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在AP生物的简答题中会大量使用统计学的概念,所以统计学几乎是必考的,而相应的微积分就不是那么的重要。如果学生对自己的物理水平非常有信心,那么用物理C来代替物理1&2,来向招生官证明自己的智商也是大大欢迎的。计算机科学在高年级的时候会大量用于统计数据的计算,如果学有余力可以考虑。环境科学和生物与化学紧密相关,并不会额外增加你多少负担,何乐而不考呢?至于AP拉丁语,在生物中虽然及其有用,但是由于过于偏门、难度极极极高,只推荐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牛的学神考虑。
准备申请理化方向的考生
微积分BC、物理C、化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A】、【环境科学】
微积分在物理中极其重要,而且是物理C的基础,极其重要,必考。而物理C和化学满足了物理和化学学科的交叉部分,统计学则提供了实验数据分析的手段,也是推荐必考的。计算机是未来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考了大大加分,而考环境科学的理由上面已经说过,顺便化学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证明自己学化学不是为了污染环境(太重要了),简直良心!
准备申请工程学科的考生
微积分BC、物理C、计算机科学A、【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AB】
实际选择取决于你希望修习的具体工程专业。如果你想学ME(机械工程)这样的专业,那么前三科就已经足够了。如果你想学习化学工程,那么要加上化学;如果你想学习生物工程,那么要加上生物;如果你要学习ECE(电子工程)方向的专业,那么你需要用计算机科学AB代替计算机科学A。
准备申请计算机科学学科的考生
微积分BC、计算机科学AB、物理C、统计学
事实上计算机科学在申请阶段需要考的AP科目较少,因为AP考试绝大多数和计算机无关的。不过微积分BC是必学的,因为这是许多算法的基础;物理C也是必学的,因为它会教会你如何将微积分从理论过度到实用,并训练你的建模能力。计算机可以用于大数据统计,在大数据时代统计学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以上就是我们推荐的你取悦你的招生官所必备的AP武器。当然,你并不需要局限在这些推荐学科里。学工程但是想考AP心理?来一发!学经济但是想考物理C?为什么不呢?记住:相比学术能力,在美国大学的招生官眼中,做一个“有趣的人”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一个热爱观察猫头鹰活动的物理学家肯定要比一个整天闷头苦算齿轮比的工程师有意思多了。这是我们推荐在申请的时候增加一两门“无关学科”的考试的原因,但要注意量力而行!
接下来,是一些常见问题的Q&A
Q: 微积分和计算机科学都有两种考试,我选哪种比较好呀!
A: 微积分而言,只推荐考微积分BC;计算机科学A是面向只以计算机作为工具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物理、化学、生物等),通常只会考计算机应用类的程序设计,而计算机科学AB则在涵盖了计算机科学A的基础上,加入了算法分析等等专业程度较高的内容,只推荐给准备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去考。
Q:物理有四种考试,妈妈咪呀!
A:物理考试可以分为两组,一组叫做物理1&2,一组叫物理C。物理1&2的考试是面向非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作为他们的基础课或通识课,不使用微积分,和我们的高中物理难度差不太多。其中物理1主要是力学内容,物理2主要是电学内容,1和2加在一起相当于大学的两门课,十分超值;物理C和物理1&2一样,也分为两个部分:力学和电学。物理C面对的人群是理工科学生,要求一定的微积分能力【强烈建议先修习微积分BC】,难度比物理1&2高一些,力学和电学分别对应大学的一门课。我们强烈不推荐既考物理1&2又考物理C的行为,因为这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但是如果你决定考1,那么请把2也一起考了;如果你决定考C:力学,那么请把C:电学也一起考了。
Q:我要是在国内上了AP换了学分,去国外跟不上肿么办?
A:AP的考试难度适当,作为大学高年级的基础课而言绝对够用了。各位学习AP的同学一定要秉承这么一个观念:AP不仅仅是一门考试,它也是我的大学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有这个心态,并以理解知识而非单纯考试为目的的学习AP,那么在大学就完全不用再上基础课了。注意保留好老师的笔记和讲义以随时复习哦。
Q:考艺术、音乐理论这些偏门有用吗?
A:还是那句话,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也会拉小提琴,为什么你就一定要是一个书呆子呢?多考考那些常人不会考的科目吧。如果在所有申请物理系的考生中,只有你考了音乐理论,当然会让招生官眼前一亮。关键不是什么对申请最有利,而是什么最能代表你。想想看:你在你的PS里大吹特吹你3岁就开始学钢琴,结果AP里面根本没考音乐理论,说得过去吗?
Q:历史考试应该选择哪些来考?
A:AP历史分为世界历史、美国历史和欧洲历史。现在在中国,美国历史是考生最多的历史,考美国历史有很多好处:比如SAT的很多文章都是美国历史里面的片段、再比如很多单词都是出自美国历史。但是千万别觉得美国历史是最简单的AP历史考试,美国历史一共就差不多500年,这么点东西如果要考的话,可是恨不得连杰佛逊爱吃什么味道的三明治都得考一考的(当然夸张了)。
世界历史相比美国历史,时间和地理跨度要长的多,但这也决定了它不可能考的非常琐碎。很多学生因此也认为世界历史是最难的历史考试,其实并不然。世界历史重视的不是历史的细节,而是文明和文明之间的联系以及发展,考生只要掌握了大致历史的走向、脉络和分析的方法,拿五分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而且世界历史同样可以对SAT有所帮助,在大学也可以充当non-Western Culture的学分。用世界历史申请,也会被招生官另眼相看。
这三门里面最难的是欧洲历史。欧洲历史和美国历史共享时间跨度(都是1450~now),琐碎程度却是后者的几倍。美国人好歹没有王朝,欧洲历史各个国家家族谁娶了谁嫁了谁都是需要你去记忆的。美国人没有什么重要的哲学思想,只有政治思想,而这段欧洲历史可是各个哲学家辈出的时代:洛克、卢梭、伏尔泰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外加文艺复兴等等。对哲学和艺术没有兴趣的学生,也会望而却步。欧洲历史是属于学霸的学科。
至于这三门应该选择哪些?如果喜欢美国,或为SAT做打算,可以只考美国历史;如果对美国历史兴趣不大或希望换学分,可以选择难度也不是很大的世界历史;如果想挑战自己,为自己的申请上增加光辉,那么欧洲历史欢迎你。三门都考的学霸为师也不是没见过。
Q:考语言类学科对我有帮助吗?比如中文?
A:考中文只有一个原因:你是像我一样的好奇宝宝,想知道外国人是怎么学中文的,以及不差一千块钱,那么go ahead。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考的必要。
其他的语言类学科,其要求基本都是国外大三的语言水平,并不是随便去考就能考过的。以日语为例,其难度基本在N3~N2之间,基本需要两年的学习才能达到考试的水平。语言类学科一般是用来换取学分的,因为国外大学毕业的条件有一:至少掌握一门外语。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中文就是所谓的“外语”,所以国外大学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国际学生并无此要求,也就没有太多考的必要了。当然如果你是想impress招生官或者你的女朋友,那么加油考吧!
(编辑:J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