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陪孩子玩耍、把他们都哄睡着后,才是邢凯自己的时间。她得准备中科院儿童心理学在职研究生的考试,为微信公众号“兔丫丫能邢”写文章,为手机电台应用“荔枝FM”录制音频。
忙归忙,事业带来的成就感让邢凯乐得其所。她说,父母一直希望她能继续深造,留在大学当老师,享受悠闲的生活和每年的寒暑假。但现在,在北京帮忙带孩子的母亲给了她“从未有过的赞许”。
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与同龄人相比,早早结婚生子又辞职创业的邢凯,人生似乎按下了快进键。201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毕业时,别人忙着找工作,她已经在美国西雅图的IT创业公司Enprecis实习,连毕业典礼都没赶上。
当时,邢凯被保送人大商学院的研究生,相处几年的男友不愿她出国。“我告诉他,如果我为了他放弃这个机会,将来后悔和遗憾可能影响我们的感情。”她回忆道,“他选择了宽容和放手,反而让我感激他的成全。”
美国公司的工作不算太忙,但邢凯将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做义工、去教堂参加唱诗班、去图书馆一次借阅25本书,极力融入当地生活。
她惊讶地看到,美国人对家庭异常重视。同事在高效率工作之余生活安逸,很好地平衡事业与家庭;老板4点半就下班,只为给孩子的足球队当教练。
一年实习期满后,公司希望邢凯正式签约,但她开始犹豫。美国经济并不景气,“异乡人的感觉”仍挥之不去,更重要的是,远距离维系一份感情太难了。从事职业管理咨询的男友工作忙碌,加上时差,“三四天能打一个电话就不错了”。
2013年5月13日,邢凯在过马路时遭遇车祸。“被车撞飞的那几秒钟十分漫长,我似乎听到两个声音,一个说‘我想回国,想回家’,另一个说‘我想结婚,想有个孩子’。”
这场车祸花了十几万元的治疗费,也让邢凯在病床上躺了足足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她渐渐想清了自己的选择,“不是社会对你的期望,而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