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3:
中介业务外包和转包
东莞某大学陈同学,在某机构咨询出国留学,申请2014年9月入学。该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语言培训服务和留学中介服务一起报名可以优惠,并且声称该机构的服务在当地如何可靠。
陈同学花了2万余元报名。但是后期办理出国留学的相关准备时,发现负责申请的工作人员辞职了。同时,她的申请案例被打包给了其他分公司,后又被外包给总部,手续麻烦不说,由于沟通不顺畅还需两地来回跑,严重影响了她出国手续的办理。陈同学非常气愤,于是提出要求退款。可是该机构驻点回应称,可以选择和其他分部签合同,如果不签的话,她的申请无人跟进也不会退款。
最后几经交涉,该机构同意退还陈同学6000元的语言培训费用,而至于1万多元的留学中介服务费用则拒不退还。
提醒:问清申请流程及相关服务内容
针对上述现象,资深留学专家表示,家长或学生选择中介机构的时候一定要问清申请的流程及相关的服务内容。有很多的机构不但办理语言培训也希望在留学申请的市场上分一杯羹,但是往往此类机构没有相应的办理资质和经验(比如澳大利亚的电子签证资质,目前只有少数机构有该申请资质)。
这类中介往往存在信息沟通错误、材料丢失不全的现象,轻则导致申请延误,重则导致拒签,甚至被学校和使馆列入黑名单。
陷阱4:
申请材料随意篡改弄虚作假
近日,家住东莞南城的吴先生对选错中介十分懊恼。吴先生任某著名金融保险公司的人力总监,从今年开始女儿有留学深造的想法。全家便开始为孩子出国留学做准备。由于了解到英国学制短文凭含金量高,一年即可毕业,孩子希望申请英国金融专业。最后,吴先生和女儿选择了一家自称十分熟悉英国申请留学流程的中介机构签订了合同。2014年的7月底,却传来了被拒签的消息,而且被中介告知十年不能入境!
原来该中介为了一次性办好签证,未和吴先生女儿沟通好的情况下,利用吴先生一家人的信任,在申请材料中私自夹带了号称是对吴先生女儿申请签证有帮助的虚假资金材料,而吴先生和女儿完全不知情。签证被拒后,拒签信等相关文件也被中介公司抽走。
提醒:警惕中介“包装” 杜绝申请材料造假
市面上存在部分机构虚假宣传,比如他们会提出学生成绩虽然不能改,但是通过中介的“包装”完全能大幅提升学生的综合成绩,或者说成绩单需要学校盖公章只是“理论”上的事情,只要客户提出“要求”都保证办理等。
家长和学生在选择留学中介时,一定要警惕中介“包装”,杜绝材料造假。如果造假,即便顺利通过了签证,在留学期间造假事件一经查出,将受到取消学历、留校察看等行政处分。
(实习编辑:王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