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的科研学术实力、学术自由环境、独立人格成长环境等等的差异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美国大学究竟是如何招生的呢?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中国大学的招生的核心就在于两个字:高考。高考是中国大陆地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命制试题。不管是亲身经历过,还是陪着孩子备考过,高考无疑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面对的一个话题。其中最令人诟病的莫过于竞争激烈和一考定终身。正如王梅老师所说过的:
“不会有人记得你的彻夜苦读,不会有人记得你的奋发图强,不会有人记得你的眼泪和欢笑,更不会有人记得你曾经的梦想!定义你的,只有这一次考试的成绩!
……
但是,其实,你只是考砸了一场考试而已。”
在高等教育资源丰沛的美国,准备申请大学的孩子们虽然也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但是并不会因为一次考试就决定了自己大学的前途。那么,美国大学的招生标准都有哪些呢?
招生标准一:高中在校成绩
高中在校成绩分为两部分:每学期期末成绩平均分和高中会考成绩。
期末成绩平均分:
跟中国的高中不同,美国的高中是四年制的,所以在申请美国读本科时,大学通常会要求初三到高三的成绩单,所以申请者一定不要为了准备出国,把在校成绩给抛弃了。而是更要为了出国,争取获得更好的在校成绩。而在申请大学时,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单,即是代表学生高中学习成绩的重要标准。平均成绩点(GPA),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学生在某个阶段所选各门课程的成绩平均数。对于高中升大学的学生来说,平均成绩点就是他高中四年里所有课程成绩的平均数。
美国各个州都有自己的独立法规一样,在美国不同的高中也采用不同的分制。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三种分制:4.0分制、百分制和字母分制。其中4.0分制渐渐成为很多大学录取过程中的标准分制,很多大学公布被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点时,都采用 4.0分制,申请者可根据这个数据来判断该校的申请该校有多大的竞争。因此,学生在高中的每个学期的成绩最终会被计算为美国通用的平均绩点(GPA),来作为美国大学录取的重要考量因素。
会考成绩
但是美国大学在审核每个学生的材料时候,让他们最头疼也是最难把握的地方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特点,各区的期末考试为自主命题,期末考试成绩和学生的GPA直接挂钩,有的区出题容易,有的区竞争名校多激烈出题难。但是在美国老师看来,他们对我们中国的高中或是大学,没有足够的了解,对这个成绩无从判断。再加上有些学校管理松懈,出于好心,为了让学生有个好成绩申请到所谓的好大学,成绩单上成绩按照学生随意填写,多种原因造成中国高中学生成绩单的尴尬。
所以,
美国的大学开始关注中国的学生的会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因为会考相对于成绩单来说更有普适性,最主要的是会考成绩很难做到随意填写,比较能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成绩水平。甚至越来越多的大学要求官方认证的成绩单,美国各个大学开始在审核中对比分析学校成绩单和会考成绩,如果学生的成绩基本是A,会考中有少量的B,那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大的。但是如果学生几门重要主课会考成绩不理想和高中成绩差了很多,那么对学生的申请影响比较大;学生的竞争力会大打折扣。
招生标准二:标准化考试成绩
托福,是一种英语语言能力考试。满分120分,可以多次考,取最高的成绩。托福考试每年约有50次,几乎每周末都有(但是考的人很多,考位比较紧张)。
SAT,是美国人的高考之一,满分1600分。没有SAT成绩,就很少有机会进入美国综合排名前60的大学。SAT历年在亚洲考场共6次考试,分别为1月、5月、6月、10月、5月、11月、12月,大陆暂无考点,需去香港、新加坡等地考。而在今年(2017年)的考试中临时取消了6月和11月的亚洲考场考试。
ACT,是另外一种美国人的“高考”,满分36分,ACT在亚洲考场在4月、6月、9月、10月、12月有考试,科目与题型与SAT略有不同,但是其作用与ACT是几乎一样的。建议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准备相关的标准化考试,比如TOEFL、SAT与ACT,标准化考试成绩是美国大学的敲门砖,而且有硬性要求,最好在初三或者高一就开始考试的备考准备,高三开学前就能取得比较优异的语言成绩,这样可以申请提前批次的学校。
另外有SAT2和AP考试,作为分科目的学科考试,是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的加分项,越来越多得被去美国留学的家长和学生们重视。
招生标准三:背景软实力
美国大学的审核不是唯分数论的,而是对申请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量,所以建议学生可以提前规划各类竞赛及课外活动,在暑假参加美国名校举办的暑期课程(后续我们会有专门文章介绍如何参加暑期课程),感受名校的教学氛围,争取得到名校老师的推荐信和成绩单,与世界各地优秀学生进行交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这些都对后期申请美国院校有帮助。
在美国大学留学中所需要的个人品质非常被美国大学看重。领导能力、团队协作精神、Diversity(多样性)特长/爱好/兴趣等、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应对挑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Research(研究)能力、国际交流、国内外旅游、各种荣誉和奖项。这是一个积累过程,也是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能够实地考察出一个学生的实践能力。
丰富的课外活动能很具体的展现出学生在课堂之外的优点,特征,潜力,比如作为学生会的主席,能很具体的反映出学生的领导能力,比如组织同学参加了募捐活动,能很形象的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能力。还有在一些大公司实习的经历也是美国校方非常看重的。
编辑推荐:
(编辑:马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