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熬一锅浓浓的鸡汤,信誓旦旦地告诉你说,即使本科读的学校名不见经传,即使拿着惨不忍睹的成绩单和托福雅思成绩,也能逆袭到国外名校。可惜这种屡屡见诸网络和报端的励志故事鲜少发生在身边。在申请过程中,所见的逆袭没有几人。
有机会做逆袭的梦,是由于留学申请不同于高考和考研的一考定前途,而是要考察平时成绩、文书、其他活动、语言能力、科研等多方面,即便是GRE、SAT或是其他语言考试,学生也可以多次参加考试,反复刷分。各项考试分数在申请中虽然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录取与否的唯一因素,以此来多方综合衡量和评价申请人的情况,而不是录取“考试机器”。而在申请院校数量上更是没有限制,这也让不少申请人愿意搏一搏名校。
然而当“名校”“Top30”“常青藤”成为许多机构的宣传关键词时,许多申请人开始以为国外大学一概英雄不问出身。只要有强大的包装,逆袭指日可待,身披光环,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美好的成功故事导致申请人前赴后继地幻想自己也能只靠代笔的文书就能舌灿莲花,说服招生官,于是在选校时好高骛远,甚至被一些中介拿“名校”作为诱饵,最后无奈落入和自己并不匹配的较差的院校。
逆袭不是完全不可能,但逆袭之路异常艰苦。如果一个人需要“逆袭”,说明其在一两处有着明显的硬伤型欠缺,可能是GPA,可能是本科院校,可能是语言分数,可能是GRE的作文成绩,也可能是其他。被某些项目拖了后腿,那么优势项目就要超然众人才可能逆袭,比如特别出色的论文或是参与过重要的科研项目,或是强有力的推荐信,极其打动招生官或者招生委员会。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一门心思想要逆袭的人往往是不怎么努力,高中混一混,没有好的高考成绩,想要借留学躲避高考压力或是复读压力,本科也是浑浑噩噩,不愿考研或在国内就业,不论是成绩还是其他,都扶不起来,只想靠留学机构的神奇力量来一次不劳而获的成功。
对于各方面平平的学生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量体裁衣地选校,不要把头抬得太高,一心只看名校。试想,如果在国内高考或者考研都不敢轻易尝试国内名校的人,为什么觉得自己出了国就能一脚踹开名校的大门呢?其实,在学习和申请时,申请人可以不断寻找各种实习、科研或者补充提高自我的机会,提高英语能力。想一脚踏进名校可能不切实际,但变成更好更努力的自我却可以靠自己。
“当年成绩一般申请时逆袭留学去了世界名校是怎样一番体验?”
这是知乎上的一道问题,被浏览了16000余次却只有8个回答,没有一个回答讲述自己的逆袭经历。更多的答主在努力说明,就算超常发挥或靠着外界帮助,逆袭进入名校,也是学得痛苦不堪,成绩不理想,让自己的“差”在名校的光环下现出了原形。答主张偲这样说:“成功程度永远只与努力程度成正比,所谓名校只是某个时段努力给予的小奖励。不要把光环看得太重,不断的通过努力为光环提供energy,让它持续发光,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简介:
于娜,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 与国王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King's College)新闻学硕士毕业。新东方网自由撰稿人。2011年DIY自主申请出国,被Dalhousi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King's College,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以及怀俄明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Wyoming)的新闻专业录取。作者微博:于娜在加国
最新热文推荐:
(责任编辑:马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