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4日凌晨,新西兰南岛中部地区发生7.5级地震。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称此次地震震感为“严重”级,这是该机构所划地震震感类别中最为强烈的一级。不过,截至14日,地震并未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这与该国在应对地震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不无关系。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
地震在中国古代又被称为地动,《后汉书·张衡传》曰: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局网站的资料,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但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人们感觉不到。地震局网站称,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本身并不是灾害,但当它达到一定强度,发生在有人类生存的空间,且人们对它没有足够的抵御能力时,就可能造成次生灾害以及社会灾害。
地震局网站资料还显示,自1900年至20世纪末,中国已发生6~6.9级地震460余次,7~7.9级地震99次, 8级以上地震9次。
各国应对地震的举措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生命无比脆弱。如何应对、减少灾害损失成为各国面临的挑战。
新西兰
新西兰隔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研人员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将特制的橡胶垫用于基础隔震。目前,新西兰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及桥梁上均采用了结构隔震减震装置。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害。
新西兰在《建筑法》和建筑规范中对投资者、设计师以及设计图都做了具体规定,建筑师和设计师都可以监督施工。对于建筑工程的审查,《建筑法》规定投资者委托设计师进行图纸设计后,要送交有关专业部门审核,建筑物出现问题要追究建筑商、设计师、政府审查人员的责任。
新西兰政府对各种自然灾害实行综合管理,专门设立了政府民防部,从中央政府到地区、地方三级政府均设有防灾减灾机构。一旦发生全国性重大自然灾害,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国家民防总指挥部就会立即启动,地区和地方的民防指挥中心也立即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