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留学备考规划>>点击查看 | ||||
托福 | 雅思 | GRE | GMAT | SAT |
如今,以风靡网络的"马男"、"葛优躺"为代表的"丧文化"在越来越多的90后,甚至95后开始流行,他们不再坚信坚持、努力、乐观就能得到想要的生活。那么到底什么是"丧"呢?"丧"又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呢?
对"丧"的解释,不同的人定义不同,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在他28岁的时候就写过《悲剧的诞生》,他认为悲剧的功能在于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获得暂时的解脱,这是前人对"丧"文化最初的理解。
百度对"丧"的定义为: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这种文化反映了当代青年的焦虑特质和对社会的难以融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新时代青年的一种社会心理。
同样,伴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出国留学,这群有着"丧文化"的年轻人遇到了思乡、语言不通、文化差异、饮食差异等等不同的问题,大多数留学生都觉得自己很难融入异国的习惯和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那么作为留学生,怎样才能摆脱"丧"文化,积极的面对在异国他乡所经历的各种考验呢?糊涂鱼或许可以帮你解决这个困惑。
其实,一般初次到达陌生国度的人,几乎都会经历焦虑与不安,留学生需要做的是尽量用最快的时间去适应这种全新的文化,而适应就代表着要去亲身经历。一般来说,留学生会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兴奋期、文化冲击期、逐渐适应期和习惯舒适期。
有的人因为前期在国内准备不充分,也有人由于从小个性比较内向羞怯,所以第二个阶段文化冲击期会尤其的漫长。有的甚至在离开的时候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小圈子。那么在国外该怎么融入你身边团体呢?
1.获取经验,了解当地文化
亲身了解当地的文化是能够克服文化冲击期的第一步。如果你留学的国家是在英国,礼貌就是是所有社交的开端,并且你需要学会幽默的和你身边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英伦社交的精髓就是英国的酒吧文化,听起来可能很简单,但是你想要真正了解的话,内涵却是很丰富。
这些当地的文化你不仅需要通过阅读书本来获得知识,而且还需要通过和当地人或者是以前的留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获得经验。
2.发挥所长,不强行改变
说到融入当地文化,并不是要你一定要委曲求全,强行改变自己去迎合当地的文化。如果是你不擅长并且无法进行改变的也不用强求自己,你或许可以试试其他的方式。社交并不是吃喝玩乐,重点的精髓在"交流",是你认真的做一个聆听者,同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对事物的看法表达给你身边的人。
3.克服胆怯,不急于找归属感
到了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人们会因为自身需要的安全感和外部需要的交际成本等原因,会在第一时间找寻自己的"同伴"。这就导致大多数留学生为了快速找到他们的归属感,并且为了有更多共同话题可以聊,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中式圈子"。
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扎堆"已经成为国外常见的现象。留学生应该克服自己对社交的恐惧,多关注国外的社交活动和社交软件,结识国外的朋友,多参加线下组织的聚会进行更深刻的了解,并且能够自信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实,就像尼采《悲剧的诞生》中所表达的,留学生只要能够积极努力的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对于面对的挑战都乐观向上的面对,生命就都是有意义的,都不是"丧"的。
最新热文推荐:
申请时大学(university)和学院(college)有什么区别
(实习编辑: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