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要盲目申请排名高的学校不符合的专业
学生申请不要盲目或“一头热”,申请方案需要结合自身经历以及国外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
美国前10名的高校其实都没有开设会计类硕士,如果学生不了解情况,一定要申请TOP 10的会计硕士,当然不可能实现。再比如,美国TOP 60的大学中,只有十几所开设有金融硕士,TOP 30的大学更是只有5所有金融硕士课程。面对这样的现状,如果不顾自己的能力和录取可能性,坚持非名校不去,竞争就会非常激烈甚至惨烈。
四、在美国读本科,GPA低于3.0不利于申请
通常,如果能在美国读完本科再申请当地硕士,相对更占优势:一来语言能力轻松过关,二来国外教授的推荐信更容易被国外大学招生官认可。“如今在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的‘海归’老师比较擅长为学生写推荐信,比较接近国外模式,相对客观和权威。但如果国内大学老师在国外知名度不高,为学生写推荐信,可能没有明显的推荐作用。”
有含金量的推荐信,在美国名校录取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来自名校的推荐信会有很大优势。但是,出国读本科,也是把“双刃剑”。美国大学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非常严谨,一旦本科GPA低于3.0,想申请美国前50院校的硕士比较困难。不过,如果学生的GPA能达到3.0以上,含金量在美国招生官眼中会比国内本科生的3.0高。所以,成绩好还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