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y无数?自得其乐
我脑海中的外国娱乐生活只能用“灯红酒绿”来概括。我以为外国人都是金发碧眼版“乔峰”,喜欢在酒吧中痛饮,周末party无数。
但现实中,我和同学们也喝过酒,但大家都非常克制地小口啜饮。我也参加过party,大家一起吃薯片讲笑话,和我想象中“声色犬马”的活动一点都不一样——至少不是所有party都是群魔乱舞的状况。
大多数时候,留学生们在闲暇时间里喜欢露营、公路旅行、钓鱼、滑雪,在国内时不时呼朋引伴、约饭K歌的情况越来越少。出国前怕孤独,出国后反而喜欢上独处,享受属于一个人的安静时光。这种自得其乐,更多得益于国外安逸、平淡的生活环境,时常有心无旁骛天地宽的自在感。
买个痛快?算汇率停不下来
要知道,出国旅游和出国定居的感受完全不同。旅游时生怕自己白来一趟,总控制不住自己剁手,买包包买化妆品,大包小包往回带。
等到在国外长住时,就会发现,买大件时毫不犹豫,反而在买菜买肉交水电费时感到难以接受——什么?买3头蒜花7加元?怎么不去抢!
忍不住换算汇率,对比国内的价格,对比之后心就更痛了。这主要是因为国外的奢侈品虽然比国内低一个段位,但购买频次并不高。反而是柴米油盐、水电网费这些高频使用和购买物价格偏高。所以出国前对价格不敏感的群体,出国后也开始关注各大超市的打折信息。
出国练英语?学了几句广东话
抱着出国练好英语的朋友们,最好不要只和华人打成一片。因为你会发现,天天和华人在一起,你的英语恐怕会越来越差,但广东话越来越好。
2019年海外春晚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加拿大人大山说了一段《巧说中国话》的相声,专门讲了广东话的发音规律,可以说非常应景。早年通过华工出国的人,早已成了老移民,作为最早一批移民华人,他们大多数讲粤语、吃广东菜,就将语言Cantonese和美食带到了国外。甚至有玩笑说在加拿大不会讲英文不要紧,但要是不会讲粤语,就不容易找到工作。不过随着新移民和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普通话群体正在崛起。
很多人说在国外生活是“苦中作乐”,出国后的真实生活或许和“脑补”的不一样。但遇到的问题都是小节,谈不上一个“苦”字。反而有更多的有趣之处遮住了小小的不如意,让我觉得国外生活精彩万分。
作者于娜: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与国王学院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新东方网自由撰稿人。2011年DIY自主申请出国,被多所北美大学的新闻专业录取。作者微博:@于娜在加国
最新热文推荐:
(责任编辑: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