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是目前少有的摆出‘硬脱欧’路线、与梅‘对着干’的候选人。”李冠杰指出,其他人的“脱欧”立场、道路都不太明朗。这种与众不同的竞选策略,自然让他成为党首争夺的有力人选。
民调数据显示,约翰逊已跃居遥遥领先的位置(支持率约为36%,比对手高出20多个百分点)。到6月3日为止,这位前外交大臣已得到35名议员支持,比拥有26名支持者的戈夫多出9人。“直率的讲话方式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为他赢得人气。”英国《每日邮报》称,保守党的多数支持者似乎已经认定,他是恢复他们低迷支持率、解决“脱欧”混乱局面的最佳人选。但批评者认为,他是善于投机的政客,正遭遇党内对手的“围攻”,议会下院也会断然反对“无协议脱欧”的做法。
崔洪建指出,从台面上看,约翰逊似乎很有优势,但最终的结果仍然很难说。一来,这次选拔竞争极为激烈,不排除议员和党员会在竞选过程中出现态度变化;二来,如果约翰逊“无协议脱欧”的标签贴得太紧的话,也会失去很多中间派的支持。
不过,据《卫报》等英媒报道,约翰逊还面临法律层面的一道阻碍。英国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法官5月29日裁定,因受到在“脱欧”宣传中误导公众的指控(曾宣称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每周要向欧盟贡献3.5亿英镑),约翰逊将被传唤出席听证会,时间预计在几周后。如果约翰逊卷入官司、甚至被判刑,他可能无缘参与保守党党首争夺战。
有分析指出,不管谁接任首相,都将接管“议会僵持、国家两极化”的烂摊子,实现“脱欧”的时间所剩无几。崔洪建表示,无论谁上台,都需要重新评估民意、凝聚共识、形成新的方案。
提前大选风险仍存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保守党领导人选举的时间——距离7月底威斯敏斯特宫夏季休假只有几天时间——有可能引发宪法危机。因为按照规定,党首必须获得下院多数支持。而目前,保守党—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执政联盟在下院的有效多数仅为6人——也就是说,只要有4名保守党成员“倒戈”,议会不信任投票就能成功。如果新领导人未能迈过这道坎,而下院在14天内又没能批准替代内阁,就将提前触发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