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之声:确实我们知道中介有很大一部分非常专业,就是为我们的出国人员进行各种相关的服务,让大量的学子能够到国外有一个非常好的留学环境,但是确实有这样一些不具备资质,或者不正规的中介,可能给孩子留学造成很多的麻烦,同时在经济方面的也会受到很多的损失,那么这种情况,我们有很多的案例,不妨咱们一个一个梳理一下这个陷阱。
陷阱一:资质不够 随意挂靠频玩失踪,2014年的7月份,张女士准备为自己正在上高中二年级的儿子办理自费出国留学,她找了一家中介公司,缴纳了500美元,中介机构开具了全英文的发票。此后,中介一直没有回音。张女士多方打探后惊讶地发现,该公司只是一家"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根本不具备留学中介的资格,甚至没有在工商局进行登记。在各类留学纠纷中,因为选择无资质的非法留学中介而发生的留学"事故"占相当大比率。通常来讲,这里面的猫腻在哪?
曹凤林:我来说一下这个问题,一个纯英文一张发票,挺哄人的,大家都认为,越是英文的东西,越看不懂的东西,越是专业的东西,但是中国的法律是这样子的,无论你外国什么样的机构到中国来的话,最主要你应该确认它的语言方式,应该是以中文为主。如果没有的话,即使我们在法院走一些证据的时候,它也必须找一家法院认可的翻译机构进行翻译,这样法院才能作为一个判案的依据,那么这种纯英文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任何价值。那么张女士恰恰的在这方面忽视了一个问题,包括在中国的话,它是一个机构,在中国一定要注册登记的,那么注册登记的机构是有中文的,你应该寻找一些,包括这个公司应该加以了解,这样可能会自己在这个陷阱里面,就能够增加一些保障。
张立栋:我可以说一个数据, 2年前,在广州整个留学中介的机构,曾经最多达到1、2千家,但是真正具备资质只有十几家,那就是说大量的这些机构,都是通过一些接单的方式,可能最多是一个挂靠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把这个单子去和有资质的机构之间进行一种合作,也许完全合作都没有,就是纯粹利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一种欺诈,大多数的机构实际上本身是不具备这种资质的,如果我们消费者面临这样的问题,你有这种需求的时候,一定要看是不是在工商有过注册,另外一个就是它在教育部是不是有相关的特许。
曹凤林:特许机构需要特殊部门一个特许,然后才能在工商部门办理备案登记的,不管是挂靠也好、还是说没有资质也好,首先应该明确你所选择这家中介机构的名称,包括在签合同的时候,是不是这家公司在给你签约,即使是挂靠的话,我们法律理解来说,我挂靠一个有资质的单位,如果是这个公司来盖的章,由它来承担责任,这个我们也不妨可以考虑。但是挂靠这家公司了,签约是另一家名称,这肯定是有问题的,这个是坚决不能签的。
经济之声:消费者要想选择合法的有资质的留学中介,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信息?选择机构时要查看哪些资质证明?
曹凤林:必须要具有两个资质,一个教育机构,关于中介服务的特许证,还有一个工商备案的证明,还有经营范围里面,是否存在的关于服务的内容。然后其次就在看它的这个所承诺的内容了,包括这个资质以后,它会给你许诺1一些权利和义务,这些东西应该写在一个合同之中,而不是光口头上说。
张立栋:就是从一大一小两个方面着眼,一大就是,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网站可以查询到那些机构资质,这是一目了然的,其实我们很多消费者在很简单的步骤上它就缺乏这一步。
经济之声:通过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了解合法机构的名单,400多家合法留学机构、法人代表及办公地点等都一一可见。
张立栋:那么从小的角度,就是合同的细节上,盖章这个单位,是不是和注册的单位,登记的单位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的话,一定要找律师咨询一下。
经济之声:这是一个长期一步一步来的过程,那么你把整个的链条都给缕清楚,到底都需要那些步骤,需要产生一些什么样的费用。那么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陷阱,低价竞争巧立名目胡乱收费。
李先生为保证留学成功,一次找了两个声称“成功才收费”的非法中介。谁知两家中介在申请办到一定程度时,便伸手向李先生要求1000元定金。这时李先生想退掉其中一家,却被告知主动停止合约必须罚金3000元。另一家中介则接二连三地以各种名目收费,若不给,之前的所有资金投入将全部作废,甚至护照也被扣留。李先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现在留学服务竞争很激烈,一些中介机构会在价格上动手脚,先以低价赢得客户,再慢慢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巧立名目额外追加一些费用,比如登记费、材料翻译费、学校申请费、境外服务费等,这些费用看上去数额都不大,而且听上去也似乎很名正言顺,但各类项目加在一起并不便宜多少,甚至比一般机构收费还要贵。那么在办理相关的手续的时候,消费者在这个费用方面有哪些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