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凤林:在费用方面我认为,注意的是要询问的比较清楚一些,名目都要列清楚,什么样的时候收费,什么样的时候不收费,再有一个我们俗话来讲,打包价,就是全涵盖在里面,如果到最后没有办理成功的话,这些费用是不应该由申请人来承担的,这样的话,我们会减少一些损失,但是也许可能真的什么东西它都没有给你做,光收这些费用也可以存在利润了,我们在这里面花了不少的钱,但是没有做成任何的事情。
经济之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那么其实就是办理前咱们把所有的收费项目的细节上提前问清楚,我觉得刚才您说的那点特别对,如果有一个合理的打包的价格,可能相对来说更简单一些。
曹凤林:我们还是希望让它简单化。
张立栋:这种服务应该是一个服务包的形式,因为刚才主持人说的就是装修一样的,如果说你要是说根据它的明细一条一条来得话,它这个是上不封顶的,这是很麻烦一件事情,而且我们知道留学中介的价格服务体系是比较混乱的,因为这个行业是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然后行业里面的自律组织也不是特别健全,它没有一个自律,然后价格部门好像对这一块并没有很多的很深刻一个了解,和相当一个规范,所以我觉得你与其是采用那种明细的方式,真的不如说,我明白给你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我把这个事情办成了实行一个什么样的价格。
曹凤林:其实对于我们不太明白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的费用,或者不太清晰它的操作规程的话,其实这个合同条款越是明了、越简单,这样会更能够保护我们自身的利益。
经济之声:曹凤林律师说这一点说的特别对,就是别搞的特别复杂。
曹凤林:别太复杂了,你太复杂,律师看了都觉得会眼晕,更何况我们其他的普通消费者呢。
主持人:曹凤林律师说这个让我们想起之前很多外资银行搞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一个道理,给你那个公式算的,人家说学精算未必搞的明白,所以就是这种一定要简单一点。
第三个陷阱就是诱导造假,出现问题推卸责任。小陈大专毕业,母亲在美国,他很想到美国留学,但没有考语言,大专时的成绩也不是很好,心知自己很难申请到一个好的学校。他后来找到某留学中介,留学中介的顾问告诉他,如果他愿意再交纳一万美元的"海外服务费",可以帮助他申请到奖学金。交了一万美元后,小陈顺利申请到了3000美元的"奖学金",当时他兴奋不已。然而,到美国大使馆签证时,由于小陈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条件与能获得奖学金的要求相差太远,他还是被拒签了。我发现,中国家长往往有名校情结,一些非法中介就利用家长的这种心态,诱导资质不够或条件不达标的学生造假,有些机构更是明目张胆地帮学生编造假材料,甚至花钱雇"枪手"代考等。像这样一旦出现问题,中介机构是不是会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而相关费用却照收不误?那么这种情况两位觉得,这事应该怪家长呢?还是怪中介太坏?
曹凤林: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是好的,但是不要拔苗助长,应该是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然后给他设定一个发展方向,不管是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对于出国留学办理的相关手续来说,都是有利无害的,但是如果说,真的到了这种非要给它拔一个高,然后中介也费尽心思,为了赚钱,确实是也挺不容易的,造假做这些假的证件也好,还是顾枪手也好,做了一些事情,那假的就是假的,我觉得一个是中介明知故犯,而家长却放任这件事情,促成这件事情,所以双方其实都是有责任的。造假这个行为,虽然通常来说是一个欺诈行为,从道德品质上是有问题,但是从法律上来说,其实刑法上有相关的规定,关于造假制假有可能触犯刑律,会受到刑法的惩罚的。
张立栋:其实造假这个事,一方面如果说它被发现了,然后这个国家给你拒签了,拒签的理由可能因为你造假,它会记录很清楚,对于你个人来说,会造成一生的影响,它不会是考虑说你是被别人忽悠了,因为在它来说,只要你是具备独立民事能力,或者独立的判断能力的人,你的智商是没有问题的,然后你作出这样一个决定,那么你个人要负责任;第二个你可能侥幸一时过去了,通过了。通过之后到了所谓的名校之后,由于你本身之前学习成绩不好,那么你去了之后,在它那样一个要求,我们知道很多的大学国外的本科,和我们原来的印象不一样的,说国外的教育比较宽松如何如何,实际上它的本科教育是比国内还要严格的,是真正是叫宽进严出,很多中国的小留学生,就是因为在去当地的学校学习不适应,最后成批被人退学。因为去年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新闻,它的课程是非常紧的,最后这些孩子就面临非常尴尬一个局面,就是让你退学了,但是他面临要回国重新面临中国教育体系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你通过也好,是没通过也好,只要你造假了,可能对你个人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
经济之声:有的时候这个东西你不能单纯骂中介,它是单纯在商言商,它是为了赚钱,它可能赚的黑心钱,但是你从学生家长这个角度来说,千万不能抱这种侥幸心理,就跟咱们说小孩似的,他让你杀人去,你也杀人去是怎么着,这个事你必须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