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完学校就是和招生官(学校的招生官有男有女,一般都身兼数职,有的是招生办主任或者副主任,有的是学校的运动队教练、宿管,甚至兼着某一两个学科的老师。他们大都很负责任,热情友善,但是也有比较高冷和走形式的,当然这和学校整体的风格和态度是匹配的)单独面试,时间一般是十五分钟到一小时不等(通常15分钟算及格,40分钟以上就是优秀了,录取的几率就很大,这是事后得出的经验)。然后接下来是家长面试环节,招生官会跟你聊一些孩子的情况,也欢迎你问一些对学校感兴趣的问题,但是时间不会太长,半小时左右。(因为家长不是主角,我们也选择言简意赅)有的学校要求孩子回避,他们会背靠背问一些相同的问题,看你们是不是诚实等等,有的是欢迎家长和孩子坐在一起。整个面试走访差不多两小时,然后一般学校会送个印有学校logo的体恤衫或者其他小礼物还有学校的招生简章等等。(美国这些学校都是几百年传承下来,非常传统,有的学校你预约了申请面试,它甚至会把学校的宣传册寄到你的家里)。
儿子的第一场面试经历15分钟就匆匆结束了,他感觉招生官不热情,自己都没来得及表达什么就结束了,有点沮丧。我们赶紧及时安慰了他,不知道是不是阴雨的天气也使得他精神不太振奋,也可能第一场准备不足,我了解他本来就慢热的性格,没弄明白事情前他一般都先观察很少主动出击。但是好在有了第一天的经历,我们都知道了面试的大致流程,心里有底了。
其实美东的这些私立寄宿学校风格都差不多,只是面对不同的招生官谈论的话题会不一样,没有固定的问题和模式,需要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这些都是儿子擅长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主动大胆表达自己。接下来的几天正如我所料,儿子渐入佳境,一场比一场表现好。每天晚上我们都一起研究第二天要去的学校,然后他自己查学校的官网,我们也假扮招生官提各种问题,儿子自己写出英文的提纲,反复演练,信心也越来越足。我和孩子爸爸都欣喜地发现他的口语和听力都有了很大进步,能够自如地交流,看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里进步就是快。
在我们经历的六场面试里特别值得回忆特别有趣的是在柴郡和后来去的那所学校的那两场,可以说儿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充分展示和表达了自己几乎想展示的所有,这两场面试时间都超过了40分钟。儿子自信、沉着、诚实,给招生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所学校的招生官都说他“很有趣”,由于文化的差异,我至今也不明白他们的很有趣到底是指什么,哈哈,也有可能就是客套话,very interesting嘛。当时就觉得面试时间很长,老外很喜欢他,但是他们说的是不是都是客套和恭维,这些和最后的录取有多大关系真的是不能确信,直到最后拿到offer回头再看才真正解开了谜底,确实是很有趣。
在柴郡给儿子面试时,两个招生官一起出来,一个是高高大大的身兼校女子排球教练,一个更神奇是刚刚从库欣调过来的,而且是汉语言文学的硕士,喜欢中国文化。儿子很诚实的跟他们说自己先走访了库欣,自己现在托福成绩还不高非常着急担心。面试结束儿子回避,他们二位又和我们父母聊了40 分钟,表达了对儿子的喜爱,说他不必担心,他的语言很快就能提高,而且在国际生里他算很不错的,年长的排球教练提到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对于你们的家庭培养了儿子感到骄傲。还特别强调他们的学校地理位置优越,距离耶鲁大学20分钟车程,历史悠久,对国际生友好开放,学校提倡多元文化的相互尊重等等。还提到儿子喜欢历史和音乐,学校都会提供去旁边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学习的机会,我们觉得招生官表达的非常真诚。最后合影留念,回来后我们也及时给学校发了感谢的邮件和我们合影的照片。
3月9日,我们也如愿收到了录取的邮件。在后来决定去的那所学校的面试经历就更有缘分更有趣,这也最终促使我们拿到offer之后毫不犹豫选择了它,相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那一天正好是万圣节,所以印象也格外深刻。真的是美好的一天,一切都顺利。早上一进招生办公室,就碰到了招生官Stacy,简单寒暄之后,她就和儿子随意聊了起来,我心里暗想,这就是面试啊。她一上来就说我们这里托福都要100+,SSAT你也没考呢,看来你有很多事情要做。